中試(中間試驗)是果汁飲料從實驗室研發到工業化生產的關鍵過渡階段,主要用于驗證工藝可行性、優化參數、評估設備適配性及成本控制。以下是典型果汁飲料中試工藝流程及關鍵要點:
一、工藝流程概述
1. 原料預處理
- 選果:挑選成熟度適宜、無腐爛的新鮮水果(或使用濃縮果汁)。
- 清洗:去除泥沙、雜質(如噴淋清洗、氣泡清洗)。
- 去皮/去核:根據水果種類選擇機械或人工處理(如蘋果、橙子等)。
- 破碎/打漿:采用破碎機或打漿機細化果肉(粒徑控制為2-5mm)。
2. 酶解與榨汁
- 酶處理:添加果膠酶(0.01%-0.05%)、纖維素酶(可選),溫度40-55℃,時間1-2小時,提高出汁率。
- 榨汁:螺旋壓榨機或離心機提取果汁,過濾去除粗纖維。
3. 澄清/均質
- 澄清(非渾濁果汁):添加明膠、硅溶膠等澄清劑,靜置后離心或膜過濾。
- 均質(渾濁果汁):壓力15-25MPa均質機處理,穩定懸浮顆粒。
4. 調配*
- 配方優化:按比例混合果汁、水、糖(或代糖)、酸味劑(檸檬酸、蘋果酸)、穩定劑(CMC-Na、黃原膠)、香精等。
- pH調節:控制pH 3.5-4.2以抑制微生物并保持風味。
5. 脫氣
- 真空脫氣(真空度90-95kPa)去除氧氣,防止氧化變色及風味劣化。
6. 殺菌
- 巴氏殺菌:85-95℃/30s(酸性果汁常用)。
- UHT:105-121℃/15-30s(長保質期產品)。
- 高溫瞬時**(HTST):結合灌裝方式選擇。
7. 灌裝與封口
- 熱灌裝:果汁溫度≥85℃直接灌入耐熱PET瓶或玻璃瓶,倒瓶殺菌。
- 無菌冷灌裝:UHT殺菌后冷卻至25℃以下,無菌環境下灌裝。
8. 冷卻與檢驗
- 水冷至室溫,檢測密封性、微生物、感官指標。
二、中試關鍵控制點
1. 工藝參數驗證
- 酶解時間/溫度對出汁率的影響。
- 均質壓力與果汁穩定性的關系。
- 殺菌強度(F值)與維生素保留率的平衡。
2. 設備適配性測試
- 小型均質機、UHT機組與實驗室配方的兼容性。
- 灌裝速度與殺菌工藝的匹配性(避免二次污染)。
3. 穩定性測試
- 加速試驗(37℃/7天)評估分層、沉淀、變色問題。
- 模擬運輸振動測試懸浮穩定性。
4. 成本核算
- 原料利用率、能耗、包裝材料損耗等數據收集。
三、常見問題與優化方向
1. 褐變控制
- 添加抗氧化劑(如VC 0.02%-0.05%)、避光灌裝。
2. 沉淀問題
- 調整穩定劑復配比例(如CMC與果膠協同使用)。
3. 風味損失
- 優化殺菌溫度-時間組合,或采用非熱殺菌技術(如高壓處理HPP)。
四、中試輸出成果
1. 工藝流程圖(含關鍵參數范圍)。
2. 設備選型清單(產能匹配建議)。
3. 質量控制標準(感官、理化、微生物指標)。
4. 成本分析報告(單位產品成本估算)。
中試階段需通過多批次試驗驗證工藝穩定性,為后續工業化放大提供可靠數據支持。